汕头大学文学院举办“文献建构、经典解读与路径突破:汕头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12月23日-24日,汕头大学文学院举办“文献建构、经典解读与路径突破:汕头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和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日本摄南大学、日本东洋文库、台湾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汕头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馆等国内外80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2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由文学院党委书记李浩涛主持。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郝志峰教授在欢迎词中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的问候,并简要介绍了汕头大学的发展现状和近年来的科研成就,重点介绍了文学院的发展及规划。
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郝志峰教授
日本摄南大学濑户宏教授与武汉大学资深教授於可训先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濑户宏教授介绍了21世纪日本的中国现代戏剧研究情况,并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希望会议取得丰满的学术成果。於可训教授认为,“文献建构、经典阐释与路径突破”的会议主题,切合近期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抓住了近期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对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并祝会议圆满成功。
日本摄南大学濑户宏教授
武汉大学资深教授於可训先生
大会主题发言共四场,分别由汕头大学高小康教授、浙江传媒学院伏涤修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杨光祖教授、《当代文坛》副主编赵雷主持,发言围绕文献建构、经典阐释、路径突破三个主题展开。
在文献发掘与史料考证方面,日本东洋文库邵迎建研究员在上海沦陷时期的影剧史料发掘的基础上,展示出沦陷时期上海影剧的丰富形态。河北大学田建民教授在对左联当事人的回忆进行分析互证并参校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证出左联党团书记的先后任职次序与任职时间。湖南大学谭桂林教授通过丰富的史料发掘,综合考察现代中国佛教徒的佛教诗话写作,并指出其重要特征。南京大学王彬彬教授就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史料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指出新资料当然重要,但依靠发现新资料做学问,不应该成为常态,常态化的学术研究,是在旧资料中发现新问题;同时对史料也要进行鉴别,稀见史料未必就是宝贵史料,只有与重大问题相关联而又具有新的性质的史料才有重大价值。河南大学袁盛勇教授指出近年来延安文学研究成果的创造性获得,离不开史料意识和问题意识的相互生发和促进。武汉大学李遇春教授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他呼吁研究者们在关注新文学史料的同时,也要重视中国现代旧体文学史料的建设,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观念、思维方式,包括文学史观念方面,做出相应调整。上海戏剧学院杨扬教授指出新世纪以来史料发掘的几个路径,强调史料的客观性,并认为有些未刊的档案资料对于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往往具有颠覆性的意义。
此外,上海外国语大学陈福康研究员谈到新发现的1939年的郑振铎日记,山东大学张立群教授注意到1934年于上海创刊的《人间世》小品文半月刊与1930年代中国传记的发展,汕头大学程桂婷教授提到新发现的刘以鬯早年三篇实验小说与1930年代的文学场域等,将具体的史料发掘运用到解决宏观的文学史问题上。
在经典阐释方面,香港中文大学黄维樑教授认为可以“以古释今”,并试以《文心雕龙》中的“杂文”理论来阐述《围城》之为“博雅”的“学者小说”的内在涵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张松建教授从跨境离散与文化的双重视角出发,对力匡在香港和南洋的文学实践进行了新的解读。台湾清华大学罗仕龙教授通过对李健吾在抗日战争期间改译并搬演于舞台的剧本《花信风》与其原作的文本比校,探讨《花信风》对李健吾个人创作生涯以及同时代戏剧发展的意义。马来西亚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许德发教授,从早期马华社会脉络切入,探讨马华报人随笔传统及其书写脉络,阐述了二战后著名报人连士升、杏影等人的写作特色。北京大学高远东教授以爱国主义诗情为内在肌理,对郭沫若《炉中煤》、闻一多《死水》、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篇进行了阐释。中南民族大学吴道毅教授对《金墟》进行了细致解读,认为它是一部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厚重佳作。浙江工商大学范家进教授指出孙犁晚年写作的“芸斋小说”彰显了其晚年写作的高度自觉与独创性意义。南昌大学常彬教授以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阎连科《金莲,你好》、李碧华《潘金莲的前世今生》三部作品为对象,重点解析了其中性别政治所隐喻的家国叙事。汕头大学邓招华教授论述了穆旦诗歌在语言表达、抒情方式等层面的“非中国性”艺术特质,并认为这是对新诗“中国性”诗学内涵的一种扩充与丰富。
在研究路径的创新与突破方面,河南大学刘进才教授倡导文学研究要从纯文学领域走向开阔的大文学视野,采取一种跨学科与文化整体观的研究范式。南京财经大学温潘亚教授指出如何构建符合中国文学特质,阐释中国文学精神的中国话语的文学史学理论体系已成为我国学术界公认的一个重要的且尚未解决的学术问题。山东师范大学魏建教授从解读樊骏的论文《认识老舍》入手,总结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启示。哈尔滨师范大学徐志伟教授认为文化研究及社会史视野的引入,在打开新的阐释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限制,如何兼顾“文学性”和“历史性”,如何避免文学沦为社会理论或历史学的注脚,已经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新难题。南京师范大学杨洪承教授指出迈向新世纪新时代中国现当代文学如何永葆学术研究活力,应该是我们思考和激活这段文学史必须时时关注和重视的学术准则。上海交通大学文学武教授以京派文学批评家为中心,论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肩负文化使命和文学理想,为民族文化的复兴作出的积极贡献。河南大学胡全章教授探析了梁启超的文化观与文学观及其当代意义。河北师范大学郭宝亮教授讨论了王蒙当代文学批评的体验性质,认为批评也是一种创造。
山东师范大学魏建教授和湖南师范大学周仁政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杨洪承教授和中南民族大学罗义华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叶君教授和河南大学袁盛勇教授、武汉大学李遇春教授和陕西师范大学李跃力教授,分别对四场大会主题发言作了精彩点评。
在23日上午大会主题发言间隙,还举行了《欧阳予倩影印文献全集》(20卷)的发布会。发布会由汕头大学文学院李斌教授主持,宁波财经学院李歆副教授汇报了文集的整理、出版情况。这套文集的整理、出版是李斌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欧阳予倩文献深度发掘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标志着项目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会议另设四组各两场分论坛。分论坛分别由安徽大学蒋小平、国家图书馆李强、澳门科技大学萧宝凤、苏州大学张蕾、湖南师范大学刘弟娥、中国现代文学馆易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钟媛、中国现代文学馆陈艳主持。分论坛第1组的发言围绕欧阳予倩及其他戏剧研究展开,其余3组的发言涵盖文献建构、经典解读与路径突破等多方面。例如,汕头大学的李斌教授对广东戏剧研究所1929-1931年间编辑出版的《戏剧》周刊与《戏剧》杂志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修订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欧阳予倩全集》的疏漏之处,并对欧阳予倩的重要佚文《对于梅兰芳到美国的感想》进行考辨,剖析了欧阳予倩与梅兰芳的不同文艺理念。湖南师范大学周仁政教授从历史性和文学性两方面对鲁迅小说进行再解读。暨南大学张丽军教授指出了21世纪文学经典化的新语境,并认为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化建构,就是推动新时中国故事书写与海内外传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新路径。陕西师范大学李跃力教授分析了作为“事件”的茅盾访苏及其苏联书写,并认为这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以自身的独特身份以及写作的特殊方式介入未来中国或者“新中国”构型的典型案例。厦门大学徐勇教授谈到死亡叙事与现代长篇小说的结构问题,并认为死亡叙事是长篇小说的内在生命的重要体现。广西大学的赵牧教授考察了在全面抗战时期奔赴延安的女作家莫耶的人生和创作道路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进而讨论现代中国作家的延安道路,以及延安文艺体制建构的曲折历程。
东华理工大学刘文辉和浙江传媒学院吴彬、上海戏剧学院顾振辉和重庆工商大学康建兵、四川轻化工大学刘军和闽南师范大学梁结玲、江西师范大学王龙洋和湖南大学刘长华、长江师范学院肖太云和湖南师范大学张森、广西大学赵牧和福建师范大学王炳中、天津师范大学丁琪和河南大学李敏、广西师范大学王瑜和山东大学张立群分别对四组各两场分论坛讨论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闭幕式由文学院副院长杨庆杰教授主持。首先由分论坛评议人代表刘文辉教授、王龙洋教授、王炳中教授、丁琪研究员分别总结本组学者们的研讨情况。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汕头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华文文学》主编蒋述卓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发言。蒋述卓教授盛赞此次大会展现出思路开放、视野明阔、学风扎实的学术风格与严谨而不失灵动的会风,并指出本次研讨会将文献建构、经典解读与路径突破联系起来,力求在史料整理与研究上守正创新,在方法论上充分体现出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史与论的结合,在研究路径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与启示。
汕头大学文学院院长毛思慧教授致闭幕词。他首先对每一位与会嘉宾的支持和厚爱表示衷心感谢,并称本次大会是各位嘉宾共同努力、共同促进的结果,尤其对日本摄南大学濑户宏教授、武汉大学资深教授於可训先生、香港中文大学黄维樑教授等年近或年逾古稀的专家学者们的参会深表感动,最后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勉励在场的专家学者们以坚韧的品格深耕文学的园地,共同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